廖慧婷,入党积极分子,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2020级高职护理8班学生,现任护理系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队长,班级宿管委员,心理委员,生活委员。曾获得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大学生讲“四史”竞赛二等奖,“三好学生”等荣誉。
红色故事:两块铜板
朗诵者:廖慧婷
共产党最讲信用
1929年2月上旬,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途中,两名红军战士来到会昌永隆益寮村,身上带的干粮吃完了,找遍全村,也不见一个人影。两名红军战士没有闯进群众家里,只好忍着饥渴继续执行任务。当他们走到一块菜地时,不约而同地拔起萝卜,边擦泥土边啃。片刻,他们每人吃了三颗萝卜。这时,他俩才意识到已经损害了群众利益,于是拿出一张巴掌大的纸条,写下留言:
农民弟兄,已吃萝卜6个,现留铜板两块,请谅解。
——两名红军战士
红军大队人马过后,当地群众纷纷返回家里,发现家家财物完整无损,只有刘丁锦家菜地的萝卜少了6个。但刘丁锦家的女人很快就发现少了萝卜的地方,用土块压着一张留言条和两块铜板。大家看了心里十分激动,都说红军是好人,是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因此,群众纷纷悔恨当时轻信谣言。刘丁锦捧着铜板和留言条,更是激动不已,盼望红军早日归来。
1932年红军再次进入永隆时,当地群众像等待亲人一样到村头迎接。1933年,为了粉碎国民党军的“围剿”,苏区广泛开展扩红运动和借谷运动,益寮村群众积极响应,男人踊跃报名加入红军,妇女儿童则积极加入支前队和儿童团。刘丁锦不但自己主动加入少共组织,积极工作,还模范带头将家里仅有的10担稻谷借给红军。1934年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军卷土重来,残害百姓。刘丁锦不畏残暴,坚信红军一定会再次回来,革命也一定会胜利。因此,他把铜板、留言条、红军传单、文件和借谷凭据一起装入一个竹筒,埋入屋后山上。
全国解放后,刘丁锦分到了土地,过上了幸福生活。他打算利用铜板、留言条等物对后辈进行传统教育。当他挖开当年埋藏竹筒的洞穴时,竹筒已经腐烂了,纸条已经成了泥土,只剩下两块长满青锈的铜板,作为纪念物现保存在会昌县博物馆,供大家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