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国家公祭日丨以国之名 悼我殇胞 吾辈当自强

发布者:护理系审核发布时间:2023-12-13浏览次数:42

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

国家公祭日

如果人间有地狱,那一定是1938年的南京。

1937年的1213日,日军的炮火轰开了南京的大门,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屠杀,我们的同胞们有的被当作活靶子练习射击、有的被活埋、有的被活生生的推进长江、有的成为细菌实验的牺牲品,甚至连未满月的孩童都不放过!他们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屠杀了我30多万手无寸铁的同胞!这就是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只有尝尽失去自由和被压迫的滋味,才能懂得“勿忘国耻”这四个字的含义。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远无法抹去的阴影,永远不能忘却的伤痛!这是一段血泪史,是一段苦难史,更是一段屈辱史。

一、主题观影

一部电影就是一座历史丰碑,就是一段革命历史。红色电影凝聚了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其中蕴含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怀、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今天,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牢记历史,不忘国耻,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深爱国主义情怀。1212日晚,护理系团总支组织团员和青年同学们观看影片《南京!南京!》。

二、影后观后感

影片频繁的通过一些情节和画面展现日本军人们生活的、平常的、思乡的、情感的场景,而这或多或少的成为了本片的败笔,因为对战争的恐惧并没有改变他们的任何行为,也无法掩盖积压在中国群体心底的愤怒。揭开那段充满伤疤的历史,为的是提醒国人不要忘记历史,特别是要铭刻历史的细节,只有细节才能够让后世明白怎样到了今天。   ——23高护5班 丁 妍

《南京!南京!》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巨作,影片用独特的历史视角及极具张力的黑白叙事影像,讲述了一段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抗争。黑白电影的效果有种复古的真实,配上现代化科技的手段处理,影片场景逼真,基本上还原了历史的一幕!我们要不忘国耻!

 ——23高护12班 刘雅诗

19371213日,南京沦陷了,大屠杀开始了。懵懂的孩童学着大人的模样举起双手,美艳的女人剪去微卷的头发,擦掉指甲油、口红,伪装成男人,可日本人却从未放过无辜的中国人,放火烧,拿刺刀捅,用机关枪扫射,被当成活靶子,强奸凌辱...在这片被日本帝国主义笼罩的土地上,大地满目疮痍,血海尸山,哀鸿遍野...所以,国耻不敢忘,更不能忘。   

 ——23高护1班 张霞

三、铭记历史 警钟长鸣

让民族的复兴早日实现,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是对历史最好的尊重,也是对死难同胞最好的告慰。吾辈当永志不忘、奋发图强、捍卫和平、矢志复兴。让我们铭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珍视和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

盛世今朝灯火宁

却道昔年意难平

骨曝荒野魂飞苦

血火硝烟风犹腥

常言牢记勿延恨

血债还需血偿明

他朝若随凌云志

直磨长剑斩倭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