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3年暑期,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护理系“红”动于都社会实践队赴于都县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一、访烈士纪念馆,忆往昔峥嵘岁月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革命精神永世长存!7月22日,实践队先后前往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纪念园、于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实践队员们重温长征故事,缅怀英烈,从中摄取力量、找到学习的方向和榜样。
二、深入调研,走好三下乡实践道路
近年来,于都县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实践队对评为江西省四星级的于都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进行了调研。队员们了解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整合各方力量、用好增量的指挥中心,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服务中心,更是引导人们坚定自信、鼓舞斗志、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信仰中心。
三、传递健康知识,践行助老初心
实践队在实践中心进行宣教,队员们充分发挥所学医学知识,给大家介绍了一些高发病预防和治疗用药常识,帮助他们采取正确的预防和管理措施,并向大家普及暑期防溺水安全知识,详细讲解如何防溺水、如何自救、如何施救、游泳注意事项等相关安全知识,进行了急救技能示范(心肺复苏术及海姆立克急救法)。
四、走进童心港湾,守护萌芽成长
7月24日实践队前往梓山镇潭头社区,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呵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一)红色教育宣讲
实践队成员讲述了红色故事《长征路上的王小丫》,以教唱国歌的形式,激发大家的爱国精神。
(二)儿童性启蒙教育
实践队成员们通过生动有趣的互动课堂,让小朋友们了解到了男生和女生的“小秘密”,学会了拒绝坏人的触摸游戏,也懂得了如何保护好自己,更明白了保护好自我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
(三)普通话推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实践队成员以演绎情景剧的形式向小朋友们展示了不使用普通话造成的不便案例,并普及普通话的基本知识和正确发音方法,同时教授小朋友们书写规范汉字,大家都积极参与,不仅让小朋友们感受到普通话的魅力,也增强了大家自觉使用国家通用规范汉字的意识。
五、追寻红色足迹,重走长征小道
7月25日实践队前往祁禄山镇红军小道,沿着红军足迹,实践队员们化身“急行军”,踏上红军当年走过的小路,一同爬上山坡。他们将带着对长征精神的新认知不断前行,在新形势下的长征之路上,传承好红色基因,将长征精神融入学习与生活中去。
本次三下乡活动就像是打开了时空的大门,通过实践活动跨越时空与先辈们进行对话。走进长征纪念馆,感受到的是当地百姓对红军的支持,让我明白何为军民一家;跨上集结大桥,看着脚下的长征第一渡,对革命先辈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走过红军小道,几小时的跋涉让我体会到长征的艰辛。我想,正是因为有革命先辈的努力才有了现在的繁华盛世,我辈青年生于盛世,当不负盛世!
——22高护7班 邱鹏
这一次作为一名三下乡的志愿者来到了长征出发地于都,感受到了浓重的长征精神,也明白了身为新时代青年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长征精神作为自己追求的一部分。重走红军小道更是令我身临其境那段峥嵘岁月。有了这次三下乡的经历,令我深深得明白了作为一名大学生应有的追求,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22高护19班 杨亦静
在长征纪念博物馆,我见到了红领巾解说员,他们用稚嫩的声音诉说着当时的艰苦。孙观发老人的家里陈设古朴,信仰挂在墙上,一面墙奖状也熠熠生辉。我们徒步穿越了长征小道,走过了潺潺流水的木桥,好像冥冥之中也与当年的他们并肩前行一般。这次三下乡的旅程,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明白了弘扬红色文化的意义,懂得了教育带来的成果,是一次非常深刻且充足的旅行。
——22高助2班 冯恩惠
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大学生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我们要关注社会问题,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是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三下乡活动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社会实践经历。它让我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提升了自己的素质,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继续关注社会问题,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22高护6班 饶雨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应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通过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的同学们在做志愿服务的同时,不仅提高了社交能力,还锻炼自身胆识。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护理系“红”动于都社会实践队队员表示很开心能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传播先进文化,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