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暑期,青少年涉水、游泳等行为增多,溺水事故进入多发、高发期,青少年溺水身亡的惨痛事件时有发生。为创新防溺水安全教育模式,增强广大学生和市民预防溺水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宣传工作,近日,我系2021级急危重症班同学组成的暑期“三下乡”实践团小分队在赣州浮桥开展“预防溺水,平安一‘夏’”宣传教育志愿活动。
“作为监护人,我们不仅要教育孩子不得下河游泳,同时也得掌握必要的溺水施救方法……”在赣州章江南大道浮桥桥头,我们可以看见,身着护士服的志愿者们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为市民们进行防溺水知识的宣教。
急危重症班级同学现场教市民预防溺水、溺水后如何自救和心肺复苏急救知识。
当发现有人溺水救上岸后,首先拍打溺水者并大声呼救,判断其意识是否清醒,并立即呼喊他人拨打急救电话120。
当溺水者无意识、无呼吸,在急救车到来前我们要对溺水者进行急救。首先迅速清理溺水者的口腔、鼻腔内道杂草、泥沙、异物,开放气道,采取“仰头举颌法”保持呼吸道畅通。然后马上进行心肺复苏术,即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胸外按压30次,按压幅度大于5厘米少于6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循环进行,以尽快恢复呼吸和血液循环,让血液把氧气携带到重要的器官,尤其是脑部,直至患者呼吸心跳恢复或专业急救人员到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心肺复苏最好五分钟更换一个人,这样施救者有足够的体力按压到位,确保救护效率。
夏日炎炎,热浪萦绕着周身,但是却没有击退现场市民的学习兴趣,大家参与度很高,轮流练习心肺复苏动作要领。
在现场,志愿者们进行了一些居民随机采访,活动过程中市民们纷纷表示掌握了救助溺水人员时必备的心肺复苏及人工呼吸等急救方法,并表示一定会重视防溺水和牢记防溺水安全意识。
防溺水六个不!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防溺水四个知道!
家长要担负起监护责任,对孩子要做到四个知道:要知道孩子去哪里,和谁去,去做什么,何时回来。平时也要多教育孩子发生险情会相互提醒、劝止报告,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办法。
通过开展本次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市民们初步掌握了一些防溺水急救知识,进一步增强了防溺水安全意识,为杜绝溺水事件的发生,保护大家的生命安全,构筑了一道坚固的安全屏障。我系志愿者也将继续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宗旨,为社会安全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