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部现有教职工34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3人,专职教师27人,实训教师4人。
1、解剖与组胚教研室
其前身为原赣州卫校正常人体教研室。2008年随学校迁新校区,发展壮大。2016年于赣州卫生学校校址创建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正常人体教研室细分为两个教研室:解剖与组胚教研室,生理与生化教研室。陈竹盛为第一任解剖与组胚教研室主任,现任主任周晖。解剖与组胚教研室专任教师共计有12人,其中教师10人,教辅2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教授和副教授)3人;中级职称教师(讲师或已获硕士学位者)5人;初级职称教师2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者5人。
教研室承担全院高职各专业《正常人体结构》、《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等课程的授课任务。目前教研室共承担省级、市厅级教研课项目10项,发表教育教学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两篇,参编国家规划教材4部,《正常人体结构》立项省级在线开放精品课程。团队教师参加江西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取得二等奖和三等奖的成绩。
2、生理与生化教研室
成立之初合并于原赣州卫生学校正常人体教研室。2016年创建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后,独立为生理与生化教研室。林平为第一任教研室主任,现任主任袁萍。目前教研室专兼职教学工作的人员共计有10人,教师9人,教辅1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教授和副教授)1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老师4人,具有硕士学位的3人,已形成知识和年龄结构相对合理的教学团队,保证了教学和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教研室承担全院高职各专业《生理学》、《正常人体功能》、《机能实验操作》等课程的授课任务,同时承担建设校级在线开放课程《生理学》。目前教研室共承担校级、市厅级教研课项目6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3部,2019年参加江西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取得三等奖。
3、病理教研室
该教研室是医学基础部底蕴最厚重的教研室,成立于1975年,原为赣州地区卫生学校病理教研室,2016年创建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后,由原文化基础部病理教研室重组现医学基础部病理教研室。谢新民为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病理教研室第一任教研室主任,现任主任赖筱明。目前教研室专兼职教学工作的人员共计有9人,教师8人,教辅1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教授和副教授)2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老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3人。
开设专业基础必修课程《病理学》、《病理与病理生理学》,开设选修课一门:《病理检验技术》。目前教研室共承担省级、市厅级教研课项目16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1篇,参编国家级教材4本。
4、实训基地
目前医学基础实训基地建在基础实训楼一、二楼,包括人体解剖示教室、3D模拟解剖示教室、生理生物电采集实验室、生理实验室、生化实验室、病理切片制备实验室、病理(组胚)显微观察实验室、数字显微实训室、病理技术实训室、生命科学馆等,能够配合医学专业充分满足高职医学生教学需要。
2023年度,部门牵头申报教育部“国家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已通过省教育厅同意,待国家教育部公示。另,部门承担赣州市红十字会生命科普培养工作,2021年在基础实训楼一楼,由市红十字专项建设“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教育体验馆”,开展校内外人员急救培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