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展风采 情景模拟强基础
文:吴春铃、赖筱明、黄忆婷
2025年3月14日,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代谢性酸中毒专题教学课。基础医学院病理与病理生理教研室吴春铃博士通过“病例分析-情景模拟-学生互评-专家点评”的教学设计,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急救诊疗知识融入沉浸式学习场景。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副校长邱红、赣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张君及基础医学院教师共同参与了此次教学实践。
病例为引,锚定临床思维
课程伊始,吴春铃博士通过一例“年轻女性突发意识模糊伴呕吐”的典型案例,系统剖析了DKA的病理生理机制。从胰岛素缺乏导致的脂肪分解亢进,到酮体堆积引发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吴博士以“代谢链条”为线索,串联起血糖监测、血气分析、电解质紊乱等核心知识点,为后续情景模拟奠定理论基础。
情景模拟,演绎生死时速
在曾宪秦、黄忆婷、张雅欣等同学的精彩演绎下,五幕情景层层推进:从家属拨打120的慌乱急救,到急诊室护士建立静脉通路的专业操作;从检验师报告危急值的紧张时刻,到医患沟通中的伦理冲突,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生动还原DKA抢救全流程。其中,医师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化解医患矛盾;检验师用“电池漏电”比喻酸中毒时细胞内钾外流现象;护士同步操作输液泵与安抚家属的细节,展现了临床能力的应用与人文关怀的双重素养。
学生互评,深化学习成效
模拟结束后,各小组代表从医学知识、操作规范、沟通技巧等维度进行交叉点评。第三组组长指出:“在血钾5.6mmol/L时,既要警惕高钾血症风险,又需预判治疗后低钾趋势,体现了动态诊疗思维。”第四组则特别关注伦理冲突场景:“当家属因经济压力拒绝ICU时,医生通过调整监护方案化解矛盾,体现的临床决策能力、医患沟通与共情能力值得学习。”
医院导师点睛,衔接临床实战
赣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张君老师结合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将病理生理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衔接。拓展讲解DKA救治中,先补液后补糖、胰岛素治疗的同时进行每2小时血糖监测、预判治疗后低钾趋势以及纠酸的正确时机等治疗措施。张君老师的总结让学生体验到病理生理学不是枯燥的机制罗列,而是临床决策的“密码本”。让医学生像临床医生一样行动,将机制理解转化为诊断线索、治疗依据和医患沟通语言。
领导寄语,创新永不止步
课堂尾声,副校长邱红高度评价此次教学创新:“这堂课以情景模拟激活学习热情,用交叉点评培养批判思维,借临床专家视角强化学科融合,特别是将AG值计算、血钾“假性升高”等难点转化为可视化场景,展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智慧。
基础医学院将继续深化院校合作,邀请更多临床专家参与教学,持续打造“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实践育人新模式,为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