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的调查研究
赖筱明
【摘 要】目的 通过调查赣州市社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需求,进而为赣州市改进社区长期照护服务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自制《社区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调查表》,并对赣州市章贡区100名失能老人,50名社区工作人员发放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工作结束后,使用 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从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失能水平、自我感知的健康状况、认知功能、授权水平以及所接受的护理时间作为协变量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67%的老年人至少有一项未满足的需求,33%的老年人有两项以上为满足的需求。其中,未满足的需求最大的是因尿失禁带来的洗澡问题,其次包括走到外面、做饭和服药。结论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以失能老年人需求为向导,根据需求的影响因素,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关键词】社区;失能老人;需求调查;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引言】
到2019年年底,赣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将超过130万,年均净增老年人超过4万人,高龄老人进一步增多,全市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达到16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0%,年均净增高龄老人约7000人。老年人身体、心理、社会功能逐渐衰退,特别是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正变得越来越凸显。长期照护是指对身体功能障碍缺乏自我照顾能力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照顾、个人照顾及社会服务。[1]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及人口流动的加剧,家庭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出现“4-2-1”型家庭结构和“空巢家庭”现象,[2]赣州市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超过33万,超过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空巢”老年人将进一步增多,赣州市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有鉴于此,本次调查能够在一定范围分析影响赣州市社区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现状,为赣州市改进社区长期照护服务提供决策依据。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赣州市章贡区三个社区100名失能老人和50名社区工作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失能老人由医院评定,年龄大于且等于60岁并在社区登记,其社会学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失能老人社会学特征
项目 | 类别 | 人数 | 百分比 |
性别 | 男性 | 57 | 57% |
| 女性 | 43 | 43% |
年龄 | 60-70 | 32 | 32% |
| 71-80 | 37 | 37% |
| 81以上 | 31 | 31% |
婚姻状况 | 无配偶 | 42 | 42% |
| 有配偶 | 58 | 58% |
收入情况 | 1500元以下 | 6 | 6% |
| 1500-2500元 | 64 | 64% |
| 2500元以上 | 30 | 30% |
收入来源 | 退休金 | 14 | 14% |
| 政府补贴 | 68 | 68% |
| 子女赡养 | 18 | 18% |
失能等级 | 轻度 | 26 | 26% |
| 中度 | 47 | 47% |
| 重度 | 27 | 27% |
总计 |
| 100 | 100% |
1.2研究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并进行发放,使用标准化程序,数据收集程序的重测信度和评估者间信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和0.95。团队内部和团队之间的可靠性也非常好,系数分别为0.91和0.92 。
该问卷除了主要的自变量(是否接受社区长期照护)和未满足需求的结果变量之外,此分析中考虑的社会人口统计学变量还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收入情况、收入来源以及失能等级。还考虑了其他变量,例如功能障碍水平、自我感知的健康状况、认知状态、授权水平以及护理时间等。包括26个项目,涉及ADL(饮食、洗衣服、穿衣、梳理、泌尿功能、肠功能),活动性(移动能力、安装假体或矫形器、在轮椅上推进轮椅、使用楼梯、周围环境),沟通(见、听、说),心理功能(记忆、方向、理解力、判断力、行为)和IADL(客房清洁、膳食准备、购物、电话、交通、药品管理、预算)。对于每种功能,会根据从通过与参与者的访谈和观察或通过与社区工作人员的访谈中获得的信息得出的精确标准,进行评分,其中不需要(0分),需要(1分),非常需要(2分)。通过对所有项目求和,可以得到0到52之间的总分,其中较高的分数表示功能能力下降,需求程度较高。[3]
1.3数理统计
使用 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描述性分析、X2检验进行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需求的影响因素
2.结果
表2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需求得分 (n=100)
纬度 | 项目数 | 理论得分 | 实际得分 | r值 | 排序 |
ADL | 6 | 0-12 | 6.92±4.04 | 1.000 | 1 |
活动性 | 5 | 0-10 | 4.83±2.67 | 0.650 | 5 |
沟通 | 3 | 0-6 | 2.33±2.59 | 0.833 | 3 |
心理功能 | 5 | 0-10 | 4.58±2.53 | 0.713 | 4 |
IADL | 7 | 0-14 | 8.34±2.17 | 0.917 | 2 |
总计 | 26 | 0-52 | —— | —— | —— |
3.讨论
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社区老年人的未满足需求。采用纵向准实验设计,从赣州市章贡区的社区居住老年人分层样本中收集数据。在研究中,观察到了各种与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需求相关的影响。包括在75岁以后,女性更有可能丧偶,而男性则更有可能结婚并且有可以在残疾时为他们提供帮助的配偶;认知障碍更多与未满足需求的增加有关;与轻度至中度痴呆症患者相比,重度痴呆症患者的照顾者报告的未满足自我护理需求较少。早期的研究从未涉及授权水平,但是,有意义的是,当老年人调动所需资源的能力受到限制时,较低的赋权水平可以标志着社会脱离接触。[4]
由于研究目的和方法的差异(例如样本特征和未满足需求的定义,所考虑的活动类型以及数据收集方法)存在差异,因此难以比较各个研究的估计值。但是,此次调查研究强调了一个事实,即老年人对自己的照料的评价比专业人士更充分。因此,根据需求进行监控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未满足的需求应该是赣州市社区长期护理政策的主要目标。
尽管要完全满足老年人的家庭护理需求具有挑战性,但仍需要制定和实施策略以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无论谁提供家庭护理服务,援助水平似乎都很重要,尤其是失能程度更高的人的长期护理需求。[5]因此,必须通过案例管理,来紧急调整社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运营和资源,以及个性化的服务计划,以促进服务之间的更好协调,这也突出了社区人员的作用,他们必须探索所有可能的帮助来源,并找到足够数量的服务,在此基础上构建长期照护等级服务评估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彦章, 张丹梅, 熊梅, 等. 社区老年人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抑郁、心理弹性的关系[C]. 中国心理学会. 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 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心理学会, 2019:1371-1372.
[2]娄红超, 刘琳, 贾丹, 等. 苏州市社区居家失能老年人主要照顾者虐待倾向调查[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20(06):481-485.
[3]于建明. 我国居家和社区养老相关政策发展脉络[J]. 中国民政, 2018(21):12-14.
[4]常文红, 李晓凯, 陈长香, 等. 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的干预对空巢失能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 2018, 33(14):89-92.
[5]钟志晖, 冯辉.基于OREM自护模式下失能老年人社区居家服务需求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50):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