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概况

为适应健康产业的飞速发展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需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学院于2021年8月成立康养系,2024年更名为康养学院。旨在培养有养老情怀、懂技术、会管理、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健康养老服务人才,满足企业及社会对康养人才的需求。

康养学院现有教职工44人,设有行政办、教学办、学管办、团总支、康复教研室、中医教研室、老年健康教研室七个基层部门。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4人,中级职称19人,硕士研究生 24人,“双师型”教师21人,省级“能工巧匠”1人,“赣州工匠”1人,省技术能手4人,省巾帼建功标兵4人。开设有中医学(“国控”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言语听觉康复技术、老年保健与管理、健康管理、护理(老年护理方向)、康复辅助器具技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等9个专业,现有教学班55个(本科6个,高职41个,五年一贯制2个,中职1个),在校班33个,实习班19个,社招班3个;现有学生2605人,其中,本科291人,高职2146人(其中社招71人),五年一贯制106人,中职62人(其中21级54人,22级737人,23级107424级740人)。

康养学院现建市级重点实验室(热敏灸)一个,中医基础实训室、中医舌诊实训室、中医脉诊实训室、中医针灸实训室、中医经络实训室、中医推拿实训室、中药辨识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评定实训室、运动治疗实训室、老年理实一体教室、老年照护实训室、适老化展示房、健康管理室、老年照护实训室、老年能力评估室等实训室30余间,为学生实训提供良好的实训场所。

2016年,学院确立为全国职业院校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康养系依托专业优势,聚焦赣南康养产业健康发展,大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打造赣南康养产业发展高地。学院与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合作成立了赣南康复产业学院,围绕岗位能力推进课程体系建设,构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培育学生社会服务能力。与全国“医养结合”先行者天津天同老龄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天同康养产业学院”。依托产业学院,秉承“早临床、反复临床”理念,率先探索“1.5+0.5+1”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2023年,学院与井冈山大学、新余学院联合培养康复专业本科生,探索联合培养本科人才新路径。

康养学院坚持党建引领、凝心聚力、创新发展。大力推行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建和以赛促改,全面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初步形成校赛、省赛、国赛三赛一体的比赛体系。系部自成立以来,获批立项“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赣州市热敏灸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江西省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培训基地”,在研省级课题二十余项,市级课题三十余项,其中陈金萍老师申报的“热敏灸治疗更年期综全征躯体关节疼痛的临床研究”立项赣州市科技计划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资助经费10万元)。

师生在各级各类职业竞赛中斩获佳绩,教师参加技能比赛荣获省级金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教学能力比赛荣获省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一项、优胜奖一项;省级金奖3项、银奖1项、铜奖2项;省级二等奖9项,三等奖4项。其中,曾江莹老师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优胜奖、江西省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等,被授予“江西省‘能工巧匠’、“江西省技术能手”、“江西省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周凤竹荣获江西省“振兴杯”家庭服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养老护理员”项目职工组一等奖,被授予“江西省技术能手”、“江西省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张小婷荣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社区实务赛项二等奖,姜妍俊、梁文俊、李晟团队荣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康复治疗赛项团体三等奖;邹琴等获全国创新创业大赛铜奖、江西省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