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师生办实事|珍惜一蔬一饭,共建文明餐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为了让同学们明白珍惜粮食,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养成节约粮食,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餐后自觉处理餐后垃圾的好习惯。药学系特此组织各班入党积极分子于9月23日中午在食堂举行“珍惜一蔬一饭,共建文明餐桌”志愿活动。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对每一粒粮食的珍惜,不仅是对劳动者的尊重与感激,更是自身修养和道德的体现。
想要有一个温馨舒适干净的用餐环境,那么我们就应该注意餐桌卫生、餐桌礼仪、自觉整理残羹剩饭,让自己以及他人吃的安心、放心、舒心。
志愿者们行走在餐桌之间,对不文明不节约的行为进行耐心的教育与劝导,对加强食堂的餐桌文明以及同学们的节约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使食堂餐桌卫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曾经的餐桌
现在的餐桌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俭以养德”,自古以来,节俭一直是中华民族值得彰扬的美德。我们都应该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餐后自觉整理桌面,以方便后来人用餐,营造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环境。
希望同学们今后也能珍惜粮食,杜绝浪费,从你从我做起!以节约为荣,让节约成为一种时尚,让节约粮食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