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感党恩|第十期 邓才金 《血染青山杜鹃红》

发布者:药学系审核发布时间:2021-11-08浏览次数:10

学党史 感党恩|第十期 邓才金 《血染青山杜鹃红》


  纵览青史,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悠悠百年,千秋伟业,党同人民永远不可分割、永远命运与共。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树立信仰、明确方向,为此我们推出《学党史,感党恩》系列专栏。本期由药学系专职辅导员邓才金带来《血染青山杜鹃红》。

主讲人:邓才金

血染青山杜鹃红

  在社富乡的九山村每到春天,就盛开着漫山遍野的红杜鹃。当年,一个小名叫做招秀子的革命烈士,就在这里不幸壮烈牺牲。那个人,就是开国上将萧华将军的母亲——严招胜。那是血雨腥风的193410月,国民党反动派对严招胜所在游击队根据地进行一次又一次的严密“清剿”。游击队只好转移到山高林密的九山一带隐蔽藏身。 

  当时,正值寒冬腊月春节临近游击队粮食没有了,油没了,盐没了,衣衫单薄的游击队员饥寒交迫,一个个冻得瑟瑟发抖。眼看着伤病人员越来越多,怎么办?怎么办?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严招胜把头一扬自告奋勇要求下山筹粮。征得游击队长的同意后,她和队友肖能河两人摸黑下山。她们避开敌人的岗哨,到老表家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凑了两担粮食,天刚黎明,就挑着粮食匆匆回山。 

  不料,刚来到山下就遇到国民党的巡逻兵。敌人厉声吆喝:“站住!什么人?”他俩撒腿就往山里跑。眼看敌人越追越近,千钧一发之际,严招胜果断地说:“能河,我们分开跑,你一定要活着回去,告诉队伍立刻转移!”严招胜一边跑,一边用手故意拨拉着树枝,弄得哗哗作响。敌人听到响声,便朝严招胜的方向追了过去。紧接着一阵接连不断的枪声。肖能河一口气跑回驻扎地,游击队得到了他带回来的消息,迅速地密林深处转移了。然而严招胜却再也没能从这大山中走出来。战友们随后漫山遍野地去寻找她,找呀,找呀,只见她跑过的山路上洒满了斑斑血迹。 

  一位优秀的平川儿女,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了战友,为了革命,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26年过后,1961年的清明节,萧华将军来到母亲牺牲的九山岭上,写下了感人肺腑的诗篇《哭严招胜》:“辞别故乡去远征,母亲送别五里亭。儿跟毛委员去杀敌,娘打游击献革命。烈士忠骨埋桑梓,鲜花朵朵祭英灵”。如今,在严招胜牺牲的那条山路上,开满了鲜红鲜红的杜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