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感党恩|第二期 周莹《“八项规定”立规迈出破题第一步》
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已经走过了一百年艰辛而辉煌的历程。为此我们推出《学党史感党恩》专栏。
本期由药学系党支部纪检委员周莹老师带来的“八项规定”立规迈出破题第一步。
1.本期主讲人:周莹
“八项规定”立规迈出破题第一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八项规定到反“四风”和“三严三实”的具体要求,党的作风建设从立规、践行推向纵深发展,党风为之一新,社会风气大为好转。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文章,回顾、梳理5年来习近平是怎样抓党风建设的。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此有极为深刻的认识。狠抓作风建设,重塑党的形象,成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长抓不懈的重要工作。
西柏坡“寻根”,重唤“赶考”意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了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即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和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首次与中外媒体见面时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
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首次讲话释放出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2013年7月,习近平来到河北省调研。他在西柏坡重温学习了“两个务必”思想,即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在西柏坡纪念馆内,习近平在“六条规定”展板前久久驻足——这是共产党人“进京赶考”前定下的规矩。一一对照这些规定,习近平说:“不做寿,这条做到了;不送礼,这个还有问题,所以反‘四风’要解决这个问题;少敬酒,现在公款吃喝得到遏制,关键是要坚持下去;少拍掌,我们也提倡;不以人名命名地名,这一条坚持下来了;第六条,我们党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习近平西柏坡之行,凝结“赶考意识”、以史鉴今,用一场政治“寻根”宣示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从严治党的决心。
“八项规定”立规迈出破题第一步。
“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习近平对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历史贡献给予了新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