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年代,无数青年人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积极投身革命,为国家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践行着一代人的追求和信仰。丁佑君就是这众多舍生忘死、为国捐躯的革命英雄中的一位。
在座的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本期“医”起学团史——团团故事小讲堂,本节课的主讲人李鑫鑫将带领大家一同走进我们本期的团史小故事中,来认识和了解故事的主人公——丁佑君。
左中括号早年经历左中括号
丁佑君出生于1931年9月27日,在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瓦窑沱村,一个盐商的家里。1947年初中毕业后离开家乡前往成都,考入成都市立女子中学。在校学习期间,她阅读进步书刊,开始倾向革命,一面孜孜不倦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一面苦苦求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1948年4月9日,丁佑君和同学们勇敢的走上街头演讲,发传单,揭露“四九”血案真相,一直坚持到罢课斗争取得胜利。“四九”血案和罢课斗争,使丁佑君有了深刻的领悟,她满怀革命的激情写下了纪念“四九”血案的诗《安眠吧!斗士》。
左中括号坚贞不屈左中括号
1950年1月在哥哥的鼓励下,丁佑君瞒着父母考入西康人民革命干部学校。同年2月9日随校开始从成都到雅安的长途行军,2月12日队伍在途经邛崃时,突然遭遇叛乱土匪的袭击,战斗中她却毫不畏惧,冒着枪林弹雨救护受伤同学。到达雅安之后积极投入到革命学习的热潮中,并受到苏联女英雄卓娅忍辱不屈的革命精神的感召,她坚定地说“假如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也会这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5月丁佑君被分配到西昌工作,先任西昌市县立女子中学军代表,8月又被调任到西昌县盐中区任青年干事,参加征粮工作。当时的盐中区虽已解放,但土匪的活动仍很猖獗。她常常冒着生命危险,往返数十里,深入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开展征粮工作,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讲解革命道理,教唱革命歌曲,群众都亲切地叫她“丁代表”、“丁姐姐”。
1950年9月19日,匪徒围攻盐中区公所,受到工作队员的顽强反击,多次被打退;匪徒们将丁佑君押到碉堡附近,妄图利用她劝说坚守碉堡的战士投降;面对敌人的威胁,丁佑君视死如归,鼓励坚守碉堡的战士坚持到底,不要投降。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拥护毛主席!”恼羞成怒的土匪向其开枪,丁佑君倒在血泊之中,英勇牺牲,时年仅19岁。
左中括号人物纪念左中括号
丁佑君牺牲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1年5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签发了毛泽东署名的《革命烈士证》。1958年3月27日,朱德同志为丁佑君烈士陵园纪念碑亲笔题词:“丁佑君同志是党和人民的好女儿,是青年团员和青年的好榜样。中国青年应该学习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党和人民的高度的阶级觉悟和革命精神。”
2011年,丁佑君烈士荣膺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乐山十大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
丁佑君,这个19岁的少女,为了人民,为了伟大的革命事业而牺牲。她用生命谱写的这曲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悲壮之歌,永远激荡在后人心里。
朱德总司令曾指出,“丁佑君是党和人民的好女儿,是共青团员和革命青年的好榜样”。面对暴乱的土匪围捕,备受酷刑,丁佑君坚贞不屈,为革命事业壮烈牺牲。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我们应当学习她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革命精神;作为一名团员青年,我们应当严格执行团员的章程和组织原则,为青年带好头,处处领先,争当青年团员的模范;作为赣卫学子,我们更应该把学习置于首位,提升自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