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关心老年人心理,深入了解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我校学工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特邀赣南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老师叶蓁婧,于4月27日19:00-20:30在教学楼 A303举办第二期心理健康夏季科普活动。
开场以”何为老年?”这个问题与同学们互动,通过播放主题短片,生动呈现老年人的生活,帮助同学们从多个角度深化对老年群体的认知。在心理变化解析环节,活动采用与"情绪传递挑战"游戏相结合的形式,带领同学们沉浸式探索老年人心理及情绪变化规律,直观感受老年群体的情感需求,从而构建起对老年心理特征的立体认知框架。
活动中还着重阐释了角色理论、持续理论、选择性优化与补偿理论、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这四种老年心理理论。比如角色理论方面,一位70岁的大学教授退休后,逐渐减少参加学术会议,不再主动联系同事,更愿意独自在家读书或养花。他认为自己“完成了社会贡献”,主动退出职场社交圈;持续理论方面,一位65岁的退休医生加入社区医疗咨询队,每周免费为居民提供健康指导,通过持续的社会参与保持自我价值感。通过这些生动的案例分析,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理论应用实践,促使同学们在实操中深度理解心理理论知识,进而更好地洞察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深入学习了老年人相关的心理知识,更让同学们关注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相信在老龄化社会的今天,同学们更加理解老年人内心的需求,并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希望同学们用爱陪伴岁月,让老年人的晚年温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