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睡眠中的小情绪

发布者:学生工作处审核发布时间:2024-12-22浏览次数:14

当月光轻柔地洒在窗前,你缓缓沉入梦的怀抱,是否以为一切都归于平静?实则,一场场情绪的奇幻秀正在睡眠的舞台悄然上演。在那幽秘的梦境世界里,你可能会毫无征兆地放声大笑,也可能被莫名的悲伤与恐惧紧紧揪住,甚至会因愤怒而在睡梦中挥舞双拳。这些睡眠中的小情绪,犹如夜空中闪烁不定的星辰,神秘而引人好奇。它们从何而来?又在向我们传达着怎样的身心密码?让我们一同揭开睡眠中情绪世界的面纱,探寻那隐藏在暗夜梦境背后的真相。

  一、失眠与心理疾病的关系

失眠是多种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的危险因素,它与心理疾病存在密切关系,是一种双向促进,互为因果。所以,当出现失眠问题时不仅要排除外部环境因素还要考虑躯体疾病,同时也要进行心理检查和评估,鉴别是否存在心理相关疾病。

  二、人类出现失眠的原因

1.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导致失眠,常见环境不适,如噪音、温变、光强;不良生活习惯,像睡前饮咖、用电子设备;还有压力事件,如工作压力、考试焦虑等,均会干扰睡眠节奏,使大脑难以平静,从而引发失眠困扰。

2.内部因素

失眠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心理上,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易致失眠。生理上,身体不适如疼痛、疾病,以及激素变化,像女性经期或更年期激素波动,还有大脑神经递质失衡等,都可能打破睡眠平衡,造成入睡困难或睡眠质量下降

    三、调节因情绪问题引起的失眠的方法

1.健康的睡眠习惯。

注意睡眠时间的均衡,不要睡眠过多或不足,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

2.放松和压力缓解。

冥想或适度的运动,如瑜伽和散步,有助于释放内啡肽减压,宣泄不良情绪,让心灵重归平静。

3.调节饮食和饮水。

饮食上,多吃蔬果、全谷物,减少油腻辛辣食物摄入。适当补充富含色氨酸食物,如牛奶,利于助眠。饮水方面,白天充足饮水,约1500-2000毫升,但睡前2-3小时应减少饮水量,避免夜间频繁起夜影响睡眠。

4.限制手机和屏幕时间。

在睡前避免观看刺激性、紧张或引起情绪波动的电视节目、电影或社交媒体内容,过长使用手机。

5.保持积极态度。

与家人、朋友或支持团体交流,分享自己的情绪问题和困扰,以及寻求支持和理解。

6.避免自我治疗。

酒精和药物可能暂时缓解失眠,但长期使用会加重问题。

7.专业帮助与支持。

寻求专业心理医生或治疗师的帮助。认知行为疗法(CBT)等心理治疗形式可能对情绪问题和失眠有帮助。如有需要,咨询医生以获取适当的药物治疗。

睡眠小情绪,身心晴雨表。读懂它,用规律作息、放松技巧为睡眠护航。别让负面情绪在暗夜潜滋暗长,以平和心境拥抱睡眠,醒来便是阳光满路。重视每一夜的情绪波澜,方能在梦的港湾里,驶向健康的彼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