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小课堂⑥丨焦虑障碍:别慌,月亮也在大海深处迷茫

发布者:学生工作处审核发布时间:2024-01-10浏览次数:10

各位同学们,大家好!欢迎阅读本期的心理健康知识小课堂。本期要介绍的主题是——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

早发现早诊治早康复

  关注心理健康

近年来,我国焦虑障碍的患者数量逐年上升

很多自我感觉身体状况良好的

从青年人至中年人

都戴上了焦虑的“帽子”……

01 焦虑障碍是什么

焦虑障碍是指在日常情况下,出现强烈、过度和持续的担忧和恐惧,可在几分钟之内达到顶峰。这种症状会干扰日常活动,难以控制。常见的焦虑障碍有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社交恐惧症、特定恐惧症和分离焦虑障碍。

02 导致焦虑障碍的因素

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具有家族病史的人,焦虑障碍患病风险较一般人高。

2.神经生化因素

研究发现γ-氨基丁酸(GABA)是发病基础之一,此外,可能还与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的功能亢进、5-羟色胺系统异常等有关。

3.神经影像因素

大脑内情绪控制环路是由前额叶、杏仁核、海马、下丘脑、前扣带回等构成,这些区域的结构、功能或联系异常可引起情绪控制障碍,构成焦虑障碍的病理结构基础。

心理因素

当外部和自身原因使患者压抑、过分担忧和恐惧时,若不能运用有效的防御机制,则可能会出现焦虑障碍。

例如:广泛性焦虑障碍是由于潜意识冲突未能获得解决、信息处理持久歪曲等导致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是由于患者过分关注和在意别人的评价所致,也可能和成年前的一些负面经历有关;特定恐惧症可能与恐惧的物体(即条件刺激)和创伤性经历(即非条件刺激)有关。

03 焦虑障碍的典型症状

心理症状

主要表现为过度担心的心理体验和感受,患者持续性或发作性出现莫名其妙的焦虑、恐惧、紧张和不安,整天心烦意乱,仿佛不幸即将降临在自己或亲人头上,内心处于高度警觉状态等症状。

不同的疾病类型其症状又有所不同,例如:广泛性焦虑障碍主要表现为对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事件的持续、过度担心;社交焦虑障碍主要表现为处于被关注并可能被评论的情境下,产生的不恰当的焦虑;惊恐障碍主要表现为日常活动时突然发作的、不可抗拒的害怕、恐惧、忧虑和一种厄运将至、濒临死亡的感觉。

躯体症状

反应性的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躯体症状,涉及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

1.神经系统

患者出现皮肤潮红、苍白、出汗、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口干等。

2.泌尿生殖系统

出现性功能障碍,如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等生殖系统异常,以及尿频或尿急等泌尿系统异常。

3.呼吸系统

有的出现憋气、窒息感、过度换气等表现,并可能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症状,如四肢麻木、手足抽搐等。

4.心血管系统

患者常疑为心脏病发作而前往急诊室就医,除部分患者心电图表现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极少数可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颤、传导阻滞等心电图改变,其他检查没有异常。

5.胃肠系统

患者食欲不振,腹部发胀并有灼热感等胃神经官能症、神经性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行为症状

除心理症状和躯体症状之外的外在行为表现,如:坐立不安、面部表情不自然、四肢轻微震颤,肌肉紧张抽动、运动僵硬、气促、窒息感、哽噎感,心悸和心率增加、胸部不适或疼痛、出汗、恶心、腹部不适或疼痛等症状。

04 焦虑障碍如何治疗、减轻

焦虑障碍去哪个科室就诊?

精神心理科

医生如何诊断焦虑障碍?

心理测查

焦虑障碍的诊断主要依靠心理测查确定,患者可能需填写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状态焦虑-特质焦虑问卷(STAI)、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或生活事件量表(LES),以便帮助医生确诊并确定疾病严重程度,以辅助制定治疗方案。

辅助检查

焦虑情绪反应一般都伴有生理、运动指标的改变,生理指标可间接反映焦虑的水平。通常使用的指标包括:皮肤电反应、皮肤导电性、皮肤温度、皮肤血流容积、肌电图、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

心理治疗

1.认知行为治疗

这是焦虑障碍患者心理治疗最有效的形式。焦虑障碍患者容易出现两种错误逻辑:其一是过高地估计不好事情出现的可能性;其二是过分戏剧化或灾难化地想象事件的结果。

焦虑障碍患者对事物的歪曲认知是造成疾病长期不愈的原因之一,因此需帮助患者改变不良认知,进行认知重建,以达到治疗目的。

2.支持性心理治疗

通过心理教育向患者解释有关疾病的知识,降低患者对疾病的继发焦虑,通过倾听、鼓励、支持等技巧向患者传递积极情绪,增进治疗依从性。

3.其他治疗

此外,部分患者可通过生物反馈治疗、松弛训练和呼吸控制训练,帮助缓解焦虑症状。

05 焦虑障碍的预防措施

养成良好的睡眠、饮食和运动习惯,对于增强身体抵抗力,减轻精神压力,防止焦虑症的发作具有重要作用;关注可能引发焦虑的不利因素,如减少童年或青少年期一些不良心理刺激等;在服用非处方药或者中草药之前,确认是否含有增加焦虑症状的化学物质;在经历了精神或身体创后,应及时向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预防由创伤导致的焦虑障碍;学习处理压力的技巧,如进行瑜伽或冥想等,预防由压力导致的焦虑症。

感谢各位同学阅读本期的心理健康知识小课堂,我们下期再见!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凌江,陆林.精神病学八年制第3版[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郝伟,于欣.精神病学第7版[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 DSM - V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编著,张道龙等译2014.

[4]吴江.神经病学八年制第2版[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5]梅奥诊所网站:https://www.mayoclinic.org/dis eases - conditions / generalized - anxiety - disorder / symptoms - causes / syc -20360803

梅奥诊所网站:https://www.mayoclinic.org/dis eases - conditions / generalized - anxiety - disorder / diagnosis - treatment / drc -20361045

梅奥诊所网站:https://www.mayoclinic.org/dis eases - conditions / anxiety / symptoms - causes / sy c -2035096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