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小课堂丨创伤性应激障碍:人的心灵创伤性反应

发布者:学生工作处审核发布时间:2023-12-25浏览次数:10

各位同学们,大家好!欢迎阅读本期的心理健康知识小课堂。本期要介绍的主题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暴露于灾难性事件后,发生以焦虑或抑郁为主要表现的复杂的精神病理状态,广泛发生于有部署经历的退伍军人。

国庆期间,

有一部爱国电影赚足了人们的眼泪,

那就是电影《长津湖》。

在影片中,

无论是智勇双全的伍千里,

还是幽默豪迈的雷公,

他们都展现出了人民志愿军

不惧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 

不知道观众有没有注意到,

这些角色时不时会陷入对战争惨烈的痛苦回忆中。

其实,

这都说明了经历过战争的士兵们

在精神心理方面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一般情况下,

当人遭遇突发重大变故或灾害后,

大多都会出现逃避、肆意宣泄情绪等应激反应。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很多人会渐渐接受并适应,

忘却此前的伤痛,

迎接新生活。

而有些人却无法走出来,

长期沉浸在创伤性事件发生时的心理体验中,

引起心理和生理上的病态变化,

这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简称PTSD

概述

01 在什么情况下会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变化,如火灾、水灾、地震、传染病流行、重大交通事故等灾难。其中有些是突然发生的、急剧的、且造成个人心理上强烈反应的重大事件。不少真正的PTSD患者曾经目睹过死亡,或者受到过死亡威胁,又或是曾经严重受伤、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常见于退伍军人、战争受害者、自然灾害受害者、重大犯罪事件亲历者等。特定事件导致患者痛苦超过一个月才可能被确诊为PTSD

02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

PTSD患者主要有以下四种表现:

1.闪回:某些场景会导致痛苦记忆重新浮现在眼前。比如:看到家相关的新闻之后,童年被虐待的经历总是浮现在眼前;提到过世的亲人,就会不断回想亲人在自己面前死去的场景。值得注意的是,在经过某种特定刺激后,夜晚会梦到某个特定的痛苦经历或场景,也是闪回的一种表现。

2.回避:避免接触和自己的创伤相关的一切东西。比如:刻意避开自己曾经目睹过车祸、跳楼等意外的场所,哪怕给日常生活造成不便。

3.警觉性增高:过度警觉,对某些细节产生生理上的应激反应,或是突然情绪激动、暴躁。有些PTSD患者每次听到电话铃声响都会惊跳而起,还有些患者在朋友拍他肩膀想打招呼的时候突然暴跳如雷。

4.负性自我评价:对自己的评价很糟糕,认为自己没有任何优点,不值得别人同情、不配活下去。

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表现,可能就是患上了PTSD。如果自己或身边的人符合以上症状,建议前往医院就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在经过相应的检查评估后方能确诊。

03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自我调节

为了避免应激反应综合症的发生,要在心理上做好自我疏导和调节。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必然带来高竞争和高挑战性,对于由此产生的某些负面影响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免得临时惊慌失措,加重压力。同时心态要保持正常,乐观豁达,不为小事斤斤计较,不为逆境心事重重。要善于适应环境变化,保持内心的安宁。

另外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自我期望,生活上也要有劳有逸,要忙里偷闲暂时丢掉一切工作和困扰,彻底放松身心,使精力和体力得到及时恢复。还有,要保持正常的感情生活。事实表明,家人之间,朋友之间的相互关心和爱护,对于人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遇到冲突、挫折和过度的精神压力时,要善于自我疏解,如参加文体、社交、旅游活动等,借此消除负面情绪,保持心理平衡。

心理课堂文末小测试

01

你认为下列影视人物中患有PTSD的有?(多选)

A、《第一滴血》兰博

B、《神探夏洛克》华生

C、《复仇者联盟4》索尔

D、《芳华》何小萍

总结

针对PTSD的治疗,目前认为心理干预及药物治疗都有一定效果,但也都有不足。如何彻底走出阴霾,依然是无数精神卫生工作者正在探索的道路。

最后,感谢各位同学阅读本期的心理健康知识小课堂,我们下期再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