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自限性炎症性皮肤,主要表现为椭圆形红斑伴糠状鳞屑,好发于躯干和四肢近端。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人类疱疹病毒6/7型(HHV-6/7)感染或免疫反应有关。多见于青少年和年轻成人,春秋季高发。
二、临床表现
母斑(前驱斑):发病初期,在躯干或四肢近端出现一个直径2-5厘米的圆形或椭圆形橙红色斑疹,上覆细小鳞屑,称为母斑,约50%-90%的患者会出现母斑。
子斑(继发斑):母斑出现后1-2周,在躯干和四肢近端出现大量较小的玫瑰红色斑疹,直径0.5-2厘米,边缘略高起,表面有细碎糠状鳞屑,长轴与皮纹走向一致。
症状: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轻度或中度瘙痒,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轻度头痛、咽喉痛、低热等全身症状。
三、鉴别诊断
医生通过视诊观察皮疹的数量、部位、形态、分布及边界等特征,以辅助诊断玫瑰糠疹。医生还会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时间、症状演变过程、可能的诱因(如感染、药物使用等)、既往病史及家族史等。玫瑰糠疹常在春秋季节发病,病程多为自限性,通常在4-8周内自行消退,较少复发。
1.血常规检查: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及嗜酸粒细胞比例的变化,有助于初步判断病因及鉴别诊断。
2.梅毒血清学检查:由于二期梅毒疹与玫瑰糠疹的临床表现相似,因此需要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以排除梅毒。
3.真菌镜检:通过刮取皮损部位的鳞屑进行显微镜检查,以排除真菌感染(如体癣)的可能性。
4.组织病理学检查:通常不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但在诊断困难或需要与其他疾病鉴别时,可能需要进行此项检查。玫瑰糠疹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主要为非特异性炎症,表皮局灶性角化不全及棘层轻度肥厚等。
四、治疗
1.一般治疗
避免刺激: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浴产品,如肥皂、沐浴露等;避免过度清洗和摩擦皮肤;避免穿着紧身或不透气的衣物。
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等。
避免搔抓:搔抓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引起感染,应尽量避免。
2.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霜剂,有助于缓解瘙痒和炎症。对皮肤干燥者,可外用润肤剂。
口服药物:症状严重或皮疹广泛者,可考虑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以缓解瘙痒。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但需注意可能的副作用。
3.物理治疗
紫外线照射:适用于病程迁延者,可选择UVB或窄谱UVB(NB-UVB)照射,有助于缩短病程。但需注意,紫外线照射可能增加皮肤癌的风险,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其他:如矿泉浴等,也可以帮助缓解症状。
五、单选选择题
1. 关于玫瑰糠疹,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 皮疹长轴与皮肤纹理一致
B. 刮除皮损鳞屑可见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
C. 皮疹可迅速消退
正确答案:A
2. 下列关于玫瑰糠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性损伤皮肤病
B. 病程有自限性,甚少复发
C. 多见于婴幼儿
D. 皮疹好发于四肢远端
E. 发病前多有明确的皮肤损伤病史
正确答案 :B
排版|张婧祯
校对|钟妃
责编|杨文穗
审核|刘立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