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院每周一书·读领风潮第二期: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被讨厌的勇气》

发布时间:2025-02-25浏览次数:95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知识的大门,又似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分享一本好书,点亮一盏心灯。大家好,我是23级医学美容技术2班的钟妃,有人喜欢郁郁葱葱的森林,有人喜欢深邃浩瀚的星空,而我喜欢在书本的海洋里畅游。阳光透着窗户洒在桌面上,我轻轻翻开了《被讨厌的勇气》本书,步入了书的世界。

在这个充斥着社交媒体的时代,我们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意他人的眼光。朋友圈的点赞数、微博的转发量、抖音的播放量,这些数字像一把把标尺,丈量着我们的价值。我们小心翼翼地经营着人设,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被人讨厌。可是,这样的生活真的快乐吗?《被讨厌的勇气》像一记重锤,敲碎了这种虚假的平静,让我们直面内心最深处的恐惧——原来,我们一直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却忘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当我翻开《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自我觉醒的门。书中的文字像一面镜子,照见了那个一直活在他人期待中的自己——那个为了不被讨厌而小心翼翼的自己,那个为了取悦他人而压抑真实想法的自己,那个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追求梦想的自己。阿德勒心理学的智慧像一束光,穿透了这些层层包裹的伪装,直击内心最深处:我们究竟在为谁而活?是时候放下对他人认可的执着,找回属于自己的勇气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心理学著作,更是一份邀请,邀请我们勇敢地面对真实的自己,即使这意味着可能会被人讨厌。

我们总是害怕被人讨厌,这种恐惧像一条无形的锁链,束缚着我们的言行。我们不敢表达真实的想法,不敢追求自己的梦想,甚至不敢拒绝不合理的要求。这种讨好型人格的背后,是对自我价值的怀疑。我们误以为只有得到他人的认可,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阿德勒心理学告诉我们,这种想法是一种认知偏差。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不需要通过他人的认可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被讨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为了不被讨厌而失去自我。当我们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就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课题分离是《被讨厌的勇气》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不是为他人的情绪买单。别人的评价是他们的课题,我们无法控制,也不需要控制。我们要做的,是专注于自己的课题,做出符合内心的选择。

这种思维方式让我们从人际关系的泥潭中解脱出来。我们不再需要为他人的情绪负责,也不再需要为他人的期待而活。我们可以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即使这意味着可能会被人讨厌。

当我们放下对他人认可的执着,就能真正地活在当下。我们不再为过去的失败而懊悔,也不再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而焦虑。我们专注于此时此刻,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这种活在当下的态度,让我们能够更加真实地面对自己和他人。我们不再需要戴着面具生活,可以展现最真实的自己。这种真实,反而会吸引那些真正欣赏我们的人。

人生是一场单程旅行,我们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讨好他人上。《被讨厌的勇气》告诉我们,真正的自由来自于接纳自己,包括接纳可能被人讨厌的自己。当我们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就能摆脱人际关系的枷锁,活出真实而精彩的人生。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面镜子,照见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渴望——做最真实的自己。

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也迫不及待地想读一读这本书了呢?我相信,你们一定会被这本书里的故事深深吸引,从中学习到很多知识。快来和我一起读《被讨厌的勇气》吧!


排版|钟妃

校对|吴逸轩

责编|杨文穗

审核|刘立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