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学|皮肤瘙痒症

发布时间:2024-12-03浏览次数:13

一、什么是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症是指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损的一种常见皮肤病。

由于瘙痒患者反复挠抓,常伴有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及苔藓样改变等继发损害。皮肤瘙痒症是皮肤科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一般女性多于男性,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年升高。流行病学研究显示,65岁患者发病率为12%,85岁以上患者发病率为20%。

二、病因

本病的病因比较复杂,最常见的病因是皮肤干燥,尤其冬季气温低,使人体皮脂腺、汗腺收缩,其分泌与排泄也随之降低,特别是老年人。此外,药物、衣物刺激、生活习惯、居住环境、某些系统性疾病、神经精神因素都能引起本病的发生。

三、临床表现

全身或局部的皮肤瘙痒,瘙痒处没有原发的皮肤损害,挠抓过后可能会引起皮肤破损,形成血痂、色素沉着或者色素减退,可继发感染,如毛囊炎、淋巴管炎等,后期可能会遗留瘢痕。

四、好发人群

(1)老年人多发,主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脂腺、汗腺逐渐萎缩,同时油脂分泌也会降低,导致皮肤干燥而引起皮肤瘙痒。

(2)皮肤瘙痒症属于皮肤神经官能症疾病,所以对于一些生活不规律、过度劳累、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中的人群,更容易导致皮肤瘙痒症。

(3)患有某些慢性疾病者:如糖尿病、黄疸、肝肾功能不全等一些慢性疾病者,也可以发生皮肤瘙痒。

(4)干性肤质的年轻人,也是皮肤瘙痒症的好发人群,此外,皮肤敏感、角质层薄及皮肤严重缺水者,都易出现皮肤瘙痒的问题。

五、治疗

(1)针对瘙痒症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如糖尿病、黄疸、肝肾功能不全等。

(2)精神紧张者应放松心情,适当休息,同时配合使用一些缓解瘙痒的药物。

(3)避免接触诱发和加重瘙痒的因素,停用可疑药物,避免挠抓、摩擦、烫洗等。

(4)药物治疗:除常用的非处方药物外,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

六、瘙痒症患者的日常管理和注意事项

(1)不要挠抓瘙痒部位,瘙痒时可用指腹拍打瘙痒部位来缓解瘙痒症状。

(2)洗澡不要过勤,冬天一周洗澡不要超过3次,避免用热水烫洗皮肤,避免使用碱性肥皂,不要用力搓澡,冬季洗澡结束后立刻涂抹保湿霜,以保持皮肤湿润。

(3)最好选用纯棉材质的贴身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和刺激。

(4)不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戒烟戒酒,不饮浓茶及咖啡。

(5)冬季在室内可使用空气加湿器或在室内放置水盆,增加室内空气湿度。

(6)由于长期受到皮肤瘙痒的困扰,患者易出现烦躁不安、抑郁焦虑、急躁易怒等不良情绪,应多与患者沟通,并帮助患者建立信心。

总之,保持皮肤湿润,避免过度洗澡,选择棉质柔软的贴身衣物,饮食调节,保持室内湿度,避免使用碱性洗涤用品以及适当的药物治疗等方法都有助于缓解皮肤瘙痒症状。

七、单项选择题

1.瘙痒症的皮损不可能有()

A.抓痕

B.苔藓样变

C.色素沉着

D.丘疱疹

E.脱屑

正确答案:D

2.瘙痒病适用于()

A.溶液

B.粉剂

C.软

D.硬膏

E.酊剂或醑剂

正确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