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增强师生法制意识,提高师生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能力,营造平安稳定的校园环境,共创“平安校园”。根据学院《2021年度平安建设主题宣传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3月30日下午,学院保卫处邀请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两位法官来校开展了法制教育暨反电诈宣传教育的讲座。学院保卫处、学工处以及学管人员、全体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代表近500余人现场参加了本次教育活动,其余师生通过学院微博帐号现场直播进行观看。
微博直播链接:https://m.weibo.cn/status/4620453647490826
活动现场,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徐副庭长结合当今大学生情况特点,开展了《大学生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为主题的讲座。徐副庭长从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高校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防范提示等三方面,通过高校易发的典型案例,生动的讲述了常见诈骗种类以及网络兼职刷单、冒充客服退款、网络贷款、注销校园贷、网络交友、冒充“熟人”等方面诈骗的特点、常见手法及危害、作案特点,提醒大学生们要理性消费、谨慎交友,同时告诫同学们防范诈骗要做到“三多”(多想、多问、多学)“三不”(不听、不信、不转账)
接着,刑二庭肖法官结合自身的办案经历以及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作了以《大学生常见犯罪的分析及预防》为主题的法制知识讲座。肖法官详细介绍了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犯罪的概念、刑罚的种类和大学生易发6种常见的违法犯罪行为如盗窃、诈骗、抢劫、传销、妨害信用卡管理、故意杀人等,并以具体的案例进行讲述,详细分析产生的原因,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三观”、正确的消费观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提醒师生们要加强法制知识的学习,特别是《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典》《刑法》等国家基本大法,做知法、守法的新时代大学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在活动过程中,法院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开展提问、现场抢答等互动方式向师生们揭露电信网络诈骗类型、手段和危害,提高了师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教会了师生们识破各种诈骗手法的能力。
通过开展法制教育和反电诈宣传教育活动,加强了学生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加深了对电信诈骗的认识,了解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形式、手段和特点,掌握了识别电信网络诈骗的技巧,提高了自身防范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同学们还纷纷表示,作为当代大学生一定带头学法,认真宣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